综合新闻
首页 >  正文
【32资移动课堂】香港大学求学路
发布日期:2015-11-05

1021日,第32期资本运营总裁班的学员红红火火赶赴香港大学SPACE学院开始为期4天的求学之路。此次香港移动课堂将开阔学员的眼界,帮助学员们多方面认识创新力如何带动企业转型,以及企业上市融资的前沿知识。


第一站:香港交易所

学员们在交易所展览厅中了解香港交易所发展历程。随后香港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向学员们介绍了交易所运营管理、股票交易情况。 



第二站:香港大学SPACE学院

首先由香港大学SPACE学院苏友金博士致欢迎辞。紧接着,由32资学员代表徐炜同学代表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和香港大学SPACE学院互赠礼品。


简短的开学仪式后,学员们进入正式的课堂学习。

第一课:谭国华先生《创新力与企业转型》

课程从一个故事开始:30年前谭国华先生还在港大教管理的原理。他们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国人做生意的中心,他将很多时间放在研究不同企业,其中有间公司他看了几个月,得到的结论是这家公司将很快倒闭。但之后一星期,那个老板几乎什么都没有做,只是笑,还是由心地笑出来。谭国华先生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说:这个市场待我不薄。如何不薄?他说:好过卖鸦片。谭国华先生不信,就去翻看他的财务数据,发现他说的是真的。他开始感到疑惑,于是到图书馆埋头看了所有和管理有关的书。发现所有的管理学书籍都只教人怎样管理企业,却没有教人怎样赚钱。管理学是打工的学问,生意学是做老板的学问。对企业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楚企业利润的来源。


l  企业成功背后的规律

企业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不是企业家的出身、不是运气、不是天时地利,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模式。企业只有找到达到卓越业绩的成功规律,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在香港大学商学院任教期间,谭国华先生花费十余年研究,终于探寻出了企业成功的方程式。企业的成功普遍来源于八种创新理论体系的模式,他们分别是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资源创新、交易创新、政商互利、借政府间与市场间的差异盈利、借市场力量盈利以及资源重构。

随后,谭国华先生通过全球性、区域性、大中华地区以及香港等地的企业创新案例分析,以全新角度去理解和阐述生意学和创新,并结合理论研究,探索成功商业人士的生意学和创新经验,深入讲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谭国华先生指出,无论是高科技领域还是传统领域,无论企业的战略和战术是怎样的,在创新方面归根结底都跳脱不了这八种模式。在消费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毁灭是正常的新陈代谢现象,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企业的淘汰与更新。然而无论创新内容如何更迭,创新思维模式及核心竞争力的类型是相似的,创新的规律是存在的。

l  把握创新的两个转变

当环境发生变动,也就是所谓地壳变动时,所有人的生活习惯随之变动,客户需求亦发生转换。此时便产生蓝海,即创新空间。在环境转变过程中,创新是一种反应,是如何敏锐感知并寻找这种环境变化,通过新的市场策略牢牢把控蓝海,在新的空间中立足。因此,企业创新之路还需要把握两个转变,一种是寻求外部环境转变,它是对于创新的客观条件的发现,一种是内部观念转变,它是创新发生的主观因素。

企业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对于中国的企业转型升级而言,创新是重中之重。然而推动创新不仅仅是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专利发明数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利用正确的商业模式,提高专利发明的商业回报,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谭国华先生的课程为学员们带来了深入的思考!

第二课:吴奕捷先生《企业上市融资战略》

前一段时间国内股市场历经多个涨停,新三版也尤为火爆。面对着极具吸引力的大环境,不少企业都希望透过上市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资深金融专才吴奕捷先生,为大家深度讲解了企业上市与资本运营的策略。


结业典礼

结业典礼上,由32资学习委员张建国做学习总结。随后苏友金博士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时光飞逝,带着满满的同学情谊和知识的收获,第32期资本运营总裁班的学员们踏上了返厦之路……求学之路漫漫,吾们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