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20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主任朱平辉教授带领福建自贸区“政策解读与企业辅导”研修班学员一行近70人到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参观学习,这是本班学员在完成为期3天的精彩课堂研修之后再一次对自贸区奥秘的深入探寻。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福建自贸区挂牌在即的日子,亲临上海自贸实验区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学一学,的确是最能有效感受自贸区建设对各行业带来变革的方式之一。
孙元欣:自贸区负面清单
当天上午,在上海自贸实验区的中国工商银行大楼会议室,学员们首先聆听了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副院长孙元欣教授带来的《负面清单》讲座。
所谓负面清单,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产业以清单的形式公开列明。学术上的说法是,凡是针对外资的与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不符的管理措施,或业绩要求、高管要求等方面的管理限制措施,均以清单方式列明。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好处是让外资企业可以对照这个清单实行自检,对其中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事先进行整改,从而提高外资进入的效率。

孙教授从“推进负面清单管理的意义”到“外资负面清单管理的国际借鉴”再到“上海自贸实验区做法和经验”等角度,全面的向学员阐释了全国统一负面清单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国际接轨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并以上海自贸实验区的做法为鉴,吸取第一手宝贵经验和教训。例如,以前上海自贸实验区对外资进入一直实行政府审批制,这使外资企业很不适应,常常在审批过程中陷入冗长的流程和复杂的细节,降低了外资进入的效率。为此,上海目前已开设专门的网站,使部分符合要求的外资企业只是登陆网站进行备案,等待几日后的审批即可轻松完成手续。
周宏:自贸区金融政策
在孙教授的精彩分享之后,中国工商银行上海自贸实验区分行行长周宏女士介绍了自贸区成立以来,开展的一系列金融政策,目前这些推进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与成果。接着,周行长引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从如何利用分账核算体系、如何依托境内外两个市场资源降低融资成本、上海市政府如何简政放权转审批为备案鼓励企业“走出去”等问题与学员展开探讨。谈论到如何应用自贸区的金融政策开通个人FT账户,从而自由地将资本投资到境外,引起了现场很多企业家学员的关注和热议。

DIG:自贸区进口商品直销
从福建开始推进自贸区建设工作开始,就已经有了很多关于自贸区施惠于民的说法。例如国际高端进口商品,服装、手表、包袋等备受市民喜爱的“大牌货”,将有望在自贸区落户。特别是大众市民喜爱的新鲜水果、海鲜、酒类、化妆品、营养品、保健品和婴儿奶粉等,将大批进驻自贸区。这些市民期待已久的便利和优惠确实已经在上海外高桥自贸实验区的DIG得到了证实。据介绍, DIG每年吸引上千万周边市民的光顾。目前上海已经在上海其他地区分设了十多个这样的进口商品直销中心,来环节外高桥店的压力。下午,学员们也来到了这个进口商品种类琳琅满目的直销中心参观学习,感受上海市民在自贸实验区所拥有的便捷体验。

畅联国际物流:自贸区供应链管理
谈到进口商品,就不得不谈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上海自贸实验区总面积已达28.78平方公里。随着实验区的建设和企业设立都走向备案的形式,整个贸易区内的企业数量和种类都在大幅度增加,那么由此带来的整个贸易流量快速增加是可以预见的。作为2001年就成立的上海畅联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服务功能完善、技术领先、高端人才聚集的现代化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在上海自贸区承接着电子、医疗、汽车、服装等不同行业物流工作,分别为苹果、宝马、索尼、博世、京东、奔驰等知名企业服务。本次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也特别安排了学员来此取经学习,并受到了该公司物流副总监陆健先生的热情接待和精彩分享。



自贸实验区就像是一个奥林匹克赛场,与国际接轨就意味着需要不断竞争,需要不断创新,更需要不断的学习。在融入自贸实验区的过程中,闽商企业家们正在不断了解世界规范和中国的规则以及自贸实验区自身的规章。虽然目前福建自贸区的挂牌工作还在继续推进,政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也还在审议。但是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相信走在前面的人总是离胜利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