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第二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厦门大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启动论坛在厦门大学嘉庚二号楼208教室拉开帷幕。继第一期工信部-厦门大学领军人才班的成功开办,工信部再次启动“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项目”,为培养大批优秀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供管理者素质培训、企业战略转型的现实平台,领军之道,锐不可挡。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主任朱平辉教授为启动论坛致辞
本次论坛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原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现任国立华侨大学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丁国炎先生。他就城镇化战略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讲座伊始,丁国炎先生就表示自己更愿意以一名学者而非行政官员的身份与大家交流,因为这样,观点才能更客观,对问题的探讨才能更充分,更深入。对于本次讲座的主题,丁国炎先生为大家做了一番独到的解读。首先,就标题中的关键词“战略”进行解释。在这里,“战略”不再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带有前瞻性的智慧结晶,而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对于这一略显颠覆的观点,丁国炎旁征博引通过运用一些著名的案例对此进行了强有力的论证。就此揭开了“战略”的神秘面纱,引导现场同学透过问题直观本质,共同探寻解决之道。
接下来,丁国炎先生就论题的两个方面——城镇化和社会发展,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对于城镇化,丁国炎先生通过四方面的变化为大家具体全面的介绍了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同时,也向大家介绍了我国现在的城镇化状况,并与其他国家进行了对比。认为城市化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过程,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以“拉美现象”为例指出过度的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弊端,警示正处于“拉美现象”前夕的中国应该正确地把握城市化进程并处理好与此相关的民生问题。此外,丁国炎先生还为大家详细分析了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形势,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最终得出城市化是一种利大于弊的选择。作为补充,丁国炎先生将城市化与城镇化两个名词做了详细解释与区分,并认为城市化与城镇化并举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城市化的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应该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提前的思索与准备,从而使得这一进程能高效有序的进行。
作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城镇化的进程必然会引起社会制度的变革。丁国炎先生援引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社会发展也是硬道理”。通过对当前社会矛盾的分析,认为中心工作要转移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要重视城市化过程中人的城市化,以及建设以法制为基础的制度体系。在整个演讲中,丁国炎先生始终围绕着“发展”这个主题,要促进社会发展,法宝还是改革开放。“加快社会发展还要依靠改革开放,要放开对社会服务领域的投资管理,改革国有事业单位,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等。此外,还提醒大家要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重视宪政制和公民社会的建设。”
讲座的最后一项活动是观众提问环节,学员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就房价、厦门是否成为直辖市等社会问题发表自己了的观点,并提出所存在的困惑,丁国炎先生悉心听取并详细作答。最后,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此次论坛也落下了帷幕。
通过这次的名家讲坛活动,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与丁国炎先生的热切交流也让学员们感触良多。相信学员们会在EDP中心提供的平台上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据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厦门大学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高级研修班(第二期)”是由厦大管院EDP与工信部合作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的国家级培训项目,录取后入选国家人才库,十年复训,每年1000人规模,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全国精英荟萃共同交流,为中小企业提供国家政策资金扶持的对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