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正文
EDP组织学习前沿课堂(第二期)| 数智时代名师课之《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
发布日期:2023-06-19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把握数字经济红利和时代主旋律,依托数字技术驱动商业创新、提升运营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组织学习前沿课堂2023年度推出【数智时代系列名师课】,力邀在国内外理论研究领域有精深造诣、对本土企业有深刻洞察的专家学者,融合前沿思想和商业思考,为企业领导者启迪新思,以高质量的学习陪伴企业成长。

6月17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组织学习前沿课堂第二期在厦门大学科艺中心开讲。本期课程度特邀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原院长毛基业老师讲授《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

EDP中心举办组织学习前沿课堂旨在为福建本土优秀企业搭建一个深度学习、交流经验、拓展视野的平台,此次参与学习的企业伙伴,包含海翼集团、厦门航空、保利、火炬电子、建发集团、国贸信达、轻工集团、轨道建设等国企高管,以及特步集团、恒安集团、九牧厨卫、新大陆科技、科华数据、乾照光电、金牌厨柜、欣贺股份、福龙马集团、盼盼集团等知名企业高管,共48家企业参与本次学习;现场还有来自厦门交行、建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等高管人员,以及管院教授代表和EDP企业家校友。现场座无虚席,近百人共同参与此次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的主题学习。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副主任吕雯老师主持此次课程。

主讲嘉宾:毛基业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原院长。主要研究领域是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数字化创新与创业,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和国内一流管理学期刊。擅长用案例方法构建管理理论,长期在国内管理学界推广案例研究方法。兼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和编辑,以及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等企业的独立董事和顾问。曾在滑铁卢大学管理科学系任教并获终身教职。

(一)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 | 数字经济·智能互联·线上交互

中国是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制造业大国,但大多数制造企业的数字化程度低,具体表现为:近三分之一的制造企业没有开设公司网站;仅10.2%的制造企业有电子商务交易;工业的数字经济增加值仅占行业增加值的19% ,低于全球工业数字经济的平均渗透率23.5%;数字转型领军企业仅占11%,有2/3的企业对数字技术投入后产生的效果不满意。制造业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提升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中国互联网现处于最大的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叠加时期,我们在C端看到的商业场景会逐步在B端出现,移动互联网重构了我们的生活,也将重构未来的工作。数字化转型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医疗健康,也提升了传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效率,一切数字化产品都具备智能、互联的特点。各行各业都需要构建优秀高效的服务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共同迎接数字时代,建设数字中国。

(二)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 | 数据资产·业务重构·透明可视

当前,数据已成为企业的关键生产要素和重要资产,成为数字经济的底层驱动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使产品的运营管理产生线上化、移动化的变革。数据的无限复制性和超越时空的传播性改变了业务运营的底层驱动力,数字化转型就是用新兴数字技术重构业务与组织,其底层逻辑体现为数据的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以数码化方式实现。这使数据采集的过程从源头上发生根本变化,海量数据的全连通使业务流程在数字化网络中实现透明可视。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化不同于信息化。信息化以管控和提升内部信息处理效率为目的,让信息的传播和处理更为高效,但业务流程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对组织的影响较小。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组织重构与业务变革,使组织结构去边界、扁平化、平台化,使业务流程数字化、线上化。数字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业务和产品,以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新的客户体验。

(三)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 | 降本增效·业务创新·客户中心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抓手就是数字化转型,用数字技术重构业务、组织与生产关系。数据的全流程透明可视将带来企业的管理变革和生产效率提升。从研发到销售的全流程实现业务的数据化、线上化,从产品为中心到用户为中心。数字化转型需要在渠道与供应链整合、商业模式创新、产品与服务、内部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五个维度进行整个业务流程的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实现了企业的降本增效、业务模式创新和以客户为中心的三个基本目标,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用户痛点、精准描绘用户画像,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组织决策由沉淀下来的海量数据驱动,组织变革从流程标准化开始,最终将改变生产关系并释放生产力,提升一个地区或整个产业集群的生产效率。

(四)数字化转型的根本是人的转型 | 重构认知·重构业务·重构组织

三分技术,七分组织,没有数字化就没有未来。在变幻莫测的时代,数字化转型才是不确定性中的最大确定性!数字化转型的本质就是基于新兴数字技术的业务重构和组织重构,是生产关系的改变,也是人的转型和认知的飞跃。当前国内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面临诸多挑战,深入进行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的企业仍然很少,根本原因在于决策者缺乏数字化认知和开拓创新的勇气。

对数字化转型历程的探索,三一重工集团的案例展现出教科书级示范作用。三一重工是全球重工行业首家进入世界经济论坛认证的“灯塔工厂”荣誉称号企业,这建立在三一重工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之上。三一重工要求全体员工持续加强对数字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通过精准高效的数据跟踪持续优化业务流程,用数据驱动公司的全面发展和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最终实现了最高设备利用率和最大人均产值的战略目标。

三一重工的案例印证了,企业一把手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深度决定了转型的彻底程度。数字化转型是绝对的一把手工程,是长期持续的组织、文化和人的重构,最根本、最关键、最难的是人的转型。一把手要有排除万难的决心和气魄,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头号推手,带头转变认知、组织学习,培养数字化思维,将明确的转型方向和战略目标拆分至不同部门单位,先实现从零到一,再快速复制、稳步向前。一把手积极引领整个业务流程和组织的全方位变革,企业的新业务蓝图和新愿景才能得以实现。

(五)精彩互动 | 现场问答·启发新思

现场来自三家不同企业的学员代表向毛教授提问,毛教授耐心细致地为在场学员答疑解惑、启迪新思。

Q1:

重庆机床集团总经理衡德超:怎样处理好建设企业ERP(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进行数字化转型之间的关系?

毛教授:建设企业ERP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同步进行。企业需要进一步向前迈进,具备更超前的思想观念,转变以往ERP手动填入信息的工作模式,而是需要利用好数字化的传感技术进行信息采集,利用沉淀下来的数据保障运营,这才是数字化转型优于企业ERP的关键所在。数字化的关键是认知,核心就是认知,认知越彻底,转型越彻底。

Q2:

乾照光电股份公司IT总监叶逢峰:作为IT部门负责人,如何推动企业一把手的数字化转型观念?

毛教授:企业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还比较缺乏,IT部门的负责人可以先尝试在部门内部制定标准、改变业务的数字化认知。数字化转型企业通常都是在单点部门进行数字化创新,以部门内部的数字化转型作为试点,在提升业务发展效果的同时影响带动领导人的数字化认知,以外部市场环境作为参考指标,对领导人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领导人提供有利决策依据。

Q3:

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总经理助理付战莹: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与数字化转型之间有何关联?

毛教授:智慧化与数字化是业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比如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属于智能化范围,而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更高阶段,它实现的关键还是在于数据在先,利用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驱动决策。当前数据已成为重要资产,数据从量到质的变化,海量数据全连通,关联之后产生价值,这是数字经济的底层驱动力。

唯有终身学习方能引领未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举办的组织学习前沿课堂第二期圆满结束!

相信在毛基业教授的生动讲授下,企业家将树立起更具超越性的战略远景,融合创新技术以数字化转型引领组织变革,持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战略管理水平,才能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增长乏力的经济势能时,更具抗击风险、应对挑战的能力,从容不迫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为聚焦人才发展与组织发展的专业性活动,厦大管院EDP中心组织学习前沿课堂等系列活动,一方面致力于为福建企业和管理者分享最新学习理念、学习技术、前沿成果,共同探讨学习发展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各类主题课程和研讨会,就这一阶段企业所共同关心的话题,遴选最合适的专家,以权威的课程和深度研讨等方式,帮助企业厘清思路,改变认知,展开行动。

从2018-2023年,厦大管院EDP中心和福建知名企业伙伴们一起,先后探讨了企业大学与企业文化建设、案例开发与案例教学、对话顶流咨询顾问,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教练型领导之道与组织发展等多元化的热点话题,也欣喜的看到大家逐步将这些新的学习技术、工具、经验等结合应用到企业人才发展实践中。

未来,厦大管院EDP中心还将一如既往开展组织学习系列交流活动,期待我们共同携手,以前瞻的眼光和创新的视野,通过知识和技术赋能为组织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