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 >  正文
管理是最为崇高的职业—星青年说
发布日期:2024-01-18


管理是最为崇高的职业——克里斯滕森


成为一名真正的管理者

也许是新晋者的目标,

也许是途中人的反思,

与岗位职责、竞争赛道的改变相比,

它更意味着笃定执着的知行进阶

意义深远的心理跃迁


T-STAR卓越经理人项目

是管理者的系统管理第一课

他们中,

有50%,是从专业走向管理、从技术走向管理的

新晋管理者

40%是具有管理经验,但缺乏系统的管理思维与认知的管理实践派

10%是小有所成但管理经验与管理教育双缺的

创业行动派





01

从专业走向管理—新晋管理者的跨越


蔡明威·星青年说

集团副总建筑师、建筑一所副所长

管理幅度30人

作为厦门合立道设计集团的副总建筑师,明威是专业领域的专家,牵头负责设计了厦门大学访客中心及演武运动场改造项目、IOI Mall等项目。正因为专业领域的优秀表现,企业选派他来学习,希望他在管理的职位上进阶。

“在过去,我的管理经验累积主要基于个人阅读和向公司的领导学习,在T-STAR,希望能成体系、成系统地学习国内最先进的管理理念”

管理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带动经理人思考,并通过学习活动,促使经理人把理论引导到对企业现实场景的运用。


“在T-STAR的学习,让我重新思考管理工作,在战略构建、管理方式、决策思维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帮助我站在更高的维度审视部门的工作,学习的理论框架也帮我以多维的视角认识本行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

在T-STAR,有很多灵光时刻照进我的管理实践。让我重新理解管理的方法,是主动通过他人达成目标的活动。在教练领导力的课程中,让我理解管理工作是引导他的员工从A达到B的过程。管理仅需赋能,自身不需要全能。




02

管理者而非MBA—新晋管理者的持续学习


苏艳彬·星青年说

厦大MBA在读,新媒体公司团队管理者

管理幅度7人

明茨伯格说,管理者而非MBA,管理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等于市场加财务加会计等诸如此类的东西,MBA拓宽了学生对商业实践的理解,但是商业实践与管理实践并不相同。

作为1998年出生的后浪,艳彬是一名新晋管理者,管理经验少,资历浅,学习是她完成角色转型的探寻路径。


在管理下属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方式,也缺乏相关经验,常常遇到不知如何赋能或授权下属等问题,亦或者不懂得真正的管理是如何。

T-STAR的课程更加聚焦于管理这一职能本身,让我重新理解作为管理者的角色与关键任务,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刷新了管理的理念。与此同时,与同学交互中、在案例研讨中、在企业参访中,不同管理者的管理风格、理念,不同企业的价值观也触动我反思自己。


03

重新解释管理经验、建构管理认知—管理实践派


王江·星青年说

高中学历,制造业企业事业部总经理

管理幅度300人

林楠·星青年说

厦大本科,联想集团Mobile BU部件研发总监

管理幅度30人

管理不仅仅是常识,管理也不仅仅是经验的归纳总结,至少从其内在的潜能来看,管理学是一套条理化的“认知体系”——德鲁克


对管理实践派而言,他们不仅有经验有经历,甚至还形成了解决问题的直觉与手感。王江和林楠就是这样资深的经理人与管理者。王江是技术出身,未经系统的学习,摸着石头过河,淌过了从管理他人、管理经理人到管理职能部门的阶段。

当公司员工过百人后,同时自身职责也变成需要管理核心团队,思考公司的未来。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发现自己无法形成清晰的认知框架 ,同时缺乏足够的知识点来说服自己、证明思考与决策的正确性,我希望改变这样的模糊性。

同样是技术出身,林楠管理着30多位工程师。厦大本科,近年来也一直陆续参加过企业组织的管理课程,但一直没有构建起体系化的认知。


T-STAR的课程,从整体到单门,都有一个特征:设计比较系统,老师们不同的纬度去带领我们看管理的全过程,有的教授从运营与财务角度,有的教授从组织与团队的角度,有些教授从沟通与结构化分析的角度,基本能覆盖管理的大部分方面,这种体系设计的能力我印象深刻。


04

学习等于思考+行动—创业行动派


周港彪·星青年说

聚博发粮油有限公司 创始人

管理幅度12人

学历不等于能力,在创业者的眼中,学习是为了用新的认知重新思考管理的有效性,审视生意的逻辑,改变现状。

港飚就是这样一位创业者,学习者。1995年 出生,早早离开学校创业,对他而言,走进高校的课堂,是人生一次重要的决定,是否能听懂?能不能融入?在学习前,都是港飚内心犹豫徘徊的阻力,内心对知识与改变现状的渴求推动他走进T-STAR。


林朝南老师说做企业要学习奥林匹克精神,更高(利润高),更快(资金回笼快),更强(抗压能力强)。这几个字深深触动了我,审视公司现状,恰恰是毛利润低、资金流转慢,抗压能力不强!

学习后我一直思索如何改变现状。围绕林3个方向,我逐一思考解决方法。如何更高,从产品入手,利用现有的渠道,该贴牌的贴牌,该代理的代理,直接做产品转化,沉淀了几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利润大幅上涨。

其次,如何更快,一改微信接单、开单、送货模式,开发小程序,所有产品上架,早起通过优惠券、满减等方式,培养消费者线上预付下单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帐期长回款慢的问题,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几个月时间,80%客户实现线上倒流,彻底解决资金流转的问题!

最后如何更强?客户叫货要求时效性,两三个小时之内必须把货送到,否在在没有沉没成本的情况下,我们轻易被替代。为了改变被动的局面,通过捆绑式销售,设计产品组合,提升客户的替换成本,形成产品的竞争力和客户粘性。

更高 更快 更强!任何商业都是互通的以后不管做任何行业,我都会往这三个方向去思考,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


企业是一个整体,业务复杂,需要协同的人和事相互牵连,任何问题都是系统性发生的,这就需要经理人的管理素养及管理思维,它是一种习惯,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而习得的。

星青年在T-STAR的学习,首先是学习兼具系统性与实践性的管理理论,它能带动经理人思考,促使经理人用心去实践、总结、提升,逐步拓展经理人在理论框架下的思维视野及管理能力。